本文目录一览:
web渗透测试工具
第一个:NST
NST一套免费的开源应用程序,是一个基于Fedora的Linux发行版,可在32和64位平台上运行。这个可启动的Live
CD是用于监视、分析和维护计算机网络上的安全性;它可以很容易地将X86系统转换为肉机,这有助于入侵检测,网络流量嗅探,网络数据包生成,网络/主机扫描等。
第二个:NMAP
NMAP是发现企业网络中任何类型的弱点或漏洞的绝佳工具,它也是审计的好工具。该工具的作用是获取原始数据包并确定哪些主机在网络的特定段上可用,正在使用什么操作系统,以及识别特定主机的数据包防火墙或过滤器的不同类型和版本正在使用。NMAP对渗透测试过程的任何阶段都很有用并且还是免费的。
第三个:BeEF工具
BeEF工具主要利用移动端的客户,它的作用是用于检查Web浏览器,对抗Web抗击。BeEF用GitHub找漏洞,它探索了Web边界和客户端系统之外的缺陷。很重要的是,它是专门针对Web浏览器的,能够查看单个源上下文中的漏洞。
第四个:Acunetix Scanner
它是一款知名的网络漏洞扫描工具,能审计复杂的管理报告和问题,并且通过网络爬虫测试你的网站安全,检测流行安全漏洞,还能包含带外漏洞。它具有很高的检测率,覆盖超过4500个弱点;此外,这个工具包含了AcuSensor技术,手动渗透工具和内置漏洞测试,可快速抓取数千个网页,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第五个:John the Ripper
它是一个简单可快速的密码破解工具,用于在已知密文的情况下尝试破解出明文的破解密码软件,支持大多数的加密算法,如DES、MD4、MD5等。
在对一个网站进行渗透测试时要用到哪些工具
要做网站渗透测试,首先我们要明白以下几点:
1、什么叫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最简单直接的解释就是:完全站在攻击者角度对目标系统进行的安全性测试过程。
2、进行渗透测试的目的?
了解当前系统的安全性、了解攻击者可能利用的途径。它能够让管理人员非常直观的了解当前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3、渗透测试是否等同于风险评估?
不是,你可以暂时理解成渗透测试属于风险评估的一部分。事实上,风险评估远比渗透测试复杂的多,它除渗透测试外还要加上资产识别,风险分析,除此之外,也还包括了人工审查以及后期的优化部分。
4、渗透测试是否就是黑盒测试?
否,很多技术人员对这个问题都存在这个错误的理解。渗透测试不只是要模拟外部黑客的入侵,同时,防止内部人员的有意识(无意识)攻击也是很有必要的。
5、渗透测试涉及哪些内容?
技术层面主要包括网络设备,主机,数据库,应用系统。另外可以考虑加入社会工程学(入侵的艺术/THE ART OF INTRUSION)。
6、渗透测试有哪些不足之处?
主要是投入高,风险高。而且必须是专业的网络安全团队(或公司,像网堤安全)才能相信输出的最终结果。
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已经明白渗透测试是不能光靠工具的,还要有专业的人员才行。推荐还是选择专攻网络安全这一块的公司或团队进行。
渗透测试工具的介绍
第一类:网络渗透测试工具
网络渗透测试工具是一种可以测试连接到网络的主机/系统的工具。通用的网络渗透测试工具有ciscoAttacks、Fast-Track、Metasploit、SAPExploitation等,这些工具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因为网络渗透测试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概念,所以上述工具也可以包括社会工程学渗透测试模块,网络渗透测试模块和无线渗透测试模块。
第二类:社会工程学渗透测试工具
社会工程学渗透测试是利用社会工程学进行渗透测试,通常利用人们行为中的弱点来达到渗透的目的。典型的社会工程学渗透测试工具有BeefXSS和HoneyPots,这些工具诱使用户访问特定的网站,获得用户的Cookie信息,达到渗透的目的。
第三类:网站渗透测试工具
网站渗透测试是对Web应用程序和相应的设备配置进行渗透测试。在进行网站渗透测试时,安全工程序必须采用非破坏性的方法来发现目标系统中的潜在漏洞。常用的网络渗透测试工具有asp-auditor、darkmysql、fimap、xsser等。
第四类:无线渗透测试工具
无线渗透测试工具是蓝牙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的渗透测试。在进行无线渗透测试时,一般需要先破解目标网络的密码,或者建立虚假热点来吸引目标用户访问,然后通过其他方式控制目标系统。常见的蓝牙网络渗透测试工具有atshell、btftp、bluediving、bluemaho等;常见的无线局域网渗透测试工具有aircack-ng、airmon-ng、pcapgetiv和weakivgeng等,这些工具实现了不同的功能,可以让安全工程师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无线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工具的通用漏洞检测
在获取了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开放端口等基本信息后,通常利用通用漏洞扫描工具检测目标系统所存在的漏洞和弱口令。通用漏洞主要指操作系统本身或者安装的应用软件所存在的漏洞,通常是指缓冲区漏洞,例如MS-08-067、oracle的漏洞。由于系统开启了135、139、445、1433、1521等应用程序端口,同时没有及时安装补丁,使得外来主机可以通过相应的端口发送恶意的请求从而获取不应当获得的系统权限。在实际的应用中,如果防火墙做了良好的部署,则对外界展现的端口应该受到严格控制,相应的通用漏洞危害较小。但是如果没有在边界上进行良好的访问控制,则缓冲区溢出漏洞有着极其严重的威胁,会轻易被恶意用户利用获得服务器的最高权限。 X-Scan 是一款国产的漏洞扫描软件,完全免费,无需安装,由国内著名民间黑客组织“安全焦点”完成。X-Scan的功能包括:开放服务、操作系统鉴别、应用系统弱口令、IIS编码漏洞、应用漏洞检测等。
X-Scan通常被用来进行弱口令的检测,其提供的弱口令检测模块包含telnet、ftp、SQL-server、cvs、vnc、smtp、nntp、sock5、imap、pop3、rexec、NT-Server、ssh、www,采用字典攻击的方式,配合恰当的字典生成工具可以完成大部分常用应用软件的弱口令破解工作。X-Scan也提供漏洞检测脚本的加载方式,可以即时的更新扫描模块,同时也提供扫描结果报告功能。 Metasploit 是一款开源的安全漏洞检测工具,可以帮助安全和IT专业人士识别安全性问题,验证漏洞的缓解措施,并管理专家驱动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提供真正的安全风险情报。
事实上Metasploit提供的是一个通用的漏洞攻击框架,通过它可以方便的获取、开发针对漏洞的攻击。Metasploit将负载控制,编码器,无操作生成器和漏洞整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研究高危漏洞的途径,它集成了各平台上常见的溢出漏洞和流行的 shellcode ,并且不断更新。对于开发者来说,需要了解缓冲区溢出的原理、需要编写的漏洞详细情况、payload生成、注入点以及metasploit的漏洞编写规则。而对于普通的渗透测试人员,仅仅只需要安装metasploit,下载最新的漏洞库和shellcode,选择攻击目标,发送测试就可以完成漏洞检测工作。事实上,metasploit不仅提供漏洞检测,还可以进行实际的入侵工作。由于采用入侵脚本时可能对系统造成不可预估的效果,在进行渗透测试时应当仅仅使用测试功能。
Acunetix Web Vulnerability Scanner
Acunetix Web Vulnerability Scanner是一个网站及
服务器漏洞扫描软件,它包含有收费和免费两种版本。
功能介绍:
1、AcuSensor 技术
2、自动的客户端脚本分析器,允许对 Ajax 和 Web 2.0 应用程序进行安全性测试。
3、业内最先进且深入的 SQL 注入和跨站脚本测试
4、高级渗透测试工具,例如 HTTP Editor 和 HTTP Fuzzer
5、可视化宏记录器帮助您轻松测试 web 表格和受密码保护的区域
6、支持含有 CAPTHCA 的页面,单个开始指令和 Two Factor(双因素)验证机制
7、丰富的报告功能,包括 VISA PCI 依从性报告
8、高速的多线程扫描器轻松检索成千上万个页面
9、智能爬行程序检测 web 服务器类型和应用程序语言
10、Acunetix 检索并分析网站,包括 flash 内容、SOAP 和 AJAX
11、端口扫描 web 服务器并对在服务器上运行的网络服务执行安全检查
什么是网络渗透技术?
网络渗透很像谍战电影中的特务通过各种伪装手段打入敌对组织内部并取得公开合法身份,借此采取非法或合法手段、通过秘密或公开途径窃取情报或是进行破坏活动。
网络渗透是针对目标所发动的网络行为,是一种有组织、有规划,并且是蓄谋已久的网络间谍行为。这种行为往往经过长期的经营与策划,并具备高度的隐蔽性、针对性,长期、有计划性和组织性地窃取数据或文件。网络渗透的过程又伴随着传统的人力情报分析。网络渗透的本质是信息搜集信息搜集整理为后续的情报跟进提供了强大的保证。网络渗透并不是随便拿个工具倒腾一下就可以了,要了解具体业务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渗透的手法复杂且多样,并随着目标发生变化而改变行动计划。如:目标工作人员作息改变,地域时差等。网络渗透一般分为高级持续性渗透和即时目标渗透。持续性渗透是以时间换取空间为核心的渗透,以最小化被发现,长期把控权限为主,而即时目标渗透刚好相反,放大一致条件,关联已知线索,快速入侵,以达到诉求。
前期交互渗透之前必做的功课是确定目标范围(IP、域名、内外网等),并全面的了解渗透目标有哪些程序、业务、人员管理、权限等,以此来确定渗透时间,能渗透到什么程度,能不能提权,能不能修改、上传。信息收集信息收集可以利用搜索引擎获得后台、未授权页面、敏感的url等,也可以主动扫描获取。收集信息包括:IP、网段、域名、端口(端口对应的应用及应用的版本)、操作系统版本、是否有防护设备、人员信息、服务信息等。
威胁建模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建模并规划攻击方式、方法和路径。漏洞分析利用建模信息使用相应的漏洞进行测试,包括系统漏洞、Webserver漏洞、Web应用漏洞、端口服务漏洞(如:21、3389)、通信安全漏洞(如:明文传输、token在cookie中)等。将所有有可能利用的漏洞都验证一遍,直至确定可用的漏洞。并制定明确的攻击路径、如何精准打击、如何绕过防御机制(如防火墙)、如何绕过检测机制(如流量监控、杀毒软件、恶意代码检测)、释放攻击代码等。漏洞攻击根据之前的成果进行攻击,获取内部信息(网络连接、VPN、路由、拓扑等),并进一步进行渗透(入侵内网、敏感目标),并进行持续性存在(留后门、添加管理员账号等),最后清理相关日志和上传的文件。
在渗透过程中,渗透目标信息搜集的广度决定了整个渗透过程的复杂程度,而目标信息搜集的深度,决定后渗透权限是否持续把控。持续渗透就是将线索关联,为后续的攻击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后渗透就是把控权限,而权限的把控为后渗透提供了以牺牲时间换取空间的基础。
网络渗透技术并非是灰暗的存在网络渗透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锋利的一端是剑用来攻击,钝的一端是盾用来防护。网络渗透技术可以帮助政府、企业进行网络安全的规划和建设。尤其是石油、天然气、核能、证券、互联网金融等已经成为了网络渗透、攻击的重点目标。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