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小潘潘哪个大学的
- 2、魔改《女驸马》,凭啥慕容晓晓可以改编,小潘潘就不行了呢?
- 3、魔改版黄梅戏《女驸马》为何赢得网红模仿
- 4、为什么慕容晓晓用歌曲唱《黄梅戏》广受好评,而小潘潘就被骂?
- 5、再度走红的国粹:黄梅戏
小潘潘哪个大学的
小潘潘并没有透露自己的大学信息。
小潘潘,原名潘文凤,现名潘柚彤,1992年11月23日出生,“中国网事·感动推荐官”,中国内地女歌手,百纳娱乐签约歌手,代表作品有《学猫叫》《小确幸》《宠坏》、《一起做过的蠢事情》等。
2018年4月,发行与小峰峰共同演唱的歌曲《学猫叫》,该歌曲因其简单明快的旋律迅速爆红,引爆了一次全民喵喵喵卖萌风潮,小潘潘则凭借该歌曲获得了关注度;10月,发行歌曲《我是主播》;11月,发行与刘心共同演唱的歌曲《小确幸》。
2019年2月,发行与齐晨共同演唱的歌曲《说声我爱你》;3月,发行与李俊佑共同演唱的歌曲《宠坏》;4月,发行与小峰峰共同演唱的歌曲《怀念那时候》;6月,发行重新演绎的歌曲《来自天堂的魔鬼》。
人物争议
网红“小潘潘”魔改黄梅戏《女驸马》选段引发了巨大争议。视频中的“小潘潘”表演时眼波流转,惯用的“夹子音”尽显媚态。对此,有不少网友喊话“改编不是乱编”“这样是对传统戏曲文化的不尊重”,同时也有持反对意见的网友认为,“小潘潘的翻唱使更多年轻人对黄梅戏有所了解”。
魔改《女驸马》,凭啥慕容晓晓可以改编,小潘潘就不行了呢?
央视六套再次用作品内涵,发布了原版《女驸马》的演唱片段,其态度不言自明,于是小潘潘魔改《女驸马》这件事发酵了。在压力之下,小潘潘也许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很快上传了自己正唱《女驸马》的视频,并且还和黄梅戏名家吴琼连线,以表达自己对经典艺术的尊敬态度,诚意满满。
这件事背后却有一个很明显的争论,那就是网友们针对小潘潘魔改《女驸马》的立场,一部分网友和央视六套的态度是一致的,认为经典不容亵渎。还有一部分网友则是认为小潘潘不仅无错,相反还宣传了黄梅戏弘扬了传统文化。
甚至于还有一部分比较极端的声音如“没有小潘潘,谁知道黄梅戏”。此外,还有一部分网友攀扯歌手慕容晓晓,因为她也曾改编过《女驸马》,将该唱段放到了自己的通俗歌曲《黄梅戏》中,传唱度也非常高。问题来了,凭啥慕容晓晓可以改编《女驸马》,小潘潘就不行了?
小潘潘的魔改《女驸马》,捎带慕容晓晓。
首先谈一个问题,一首好歌必备的要素有哪些?歌词、嗓音、曲调、意境和表演(非音频情况下)慕容晓晓和小潘潘都没有改变《女驸马》的歌词,这条咱们略过。
嗓音,黄梅戏《女驸马》是经典曲目,“谁料皇榜中状元”是经典唱段,很多黄梅戏名家都唱过,如果说流传最广的无疑是马兰在84年春晚上的唱段,咱们就以此为例。
记得有人曾用“刚煮熟剥了壳的鸡蛋”来形容马兰的嗓音,温、糯、圆、润,沁人心脾,说是天籁之声也不算夸张。慕容晓晓在《黄梅戏》中采用的是原版《女驸马》唱法,虽说赶不上马兰,但也是比较高水平的表演,也就是听过她这首歌之后笔者才知道,原来慕容晓晓是黄梅戏演员出身,怪不得。
小潘潘魔改版的《女驸马》则完全换了一种流俗的嗓音,就是网上比较火的撒娇卖萌嗓,有点儿像“吃桃桃”那种劲。非要说难听倒也不至于,说好听也是见仁见智,但肯定的是已经完全没有了黄梅戏的韵调,变成了流俗口水歌。怎么说呢,这就像是给你一本《红楼梦》,你学晴雯撕扇把书一张张撕碎了玩儿,不是说绝对不可以,但总有一种暴殄天物既视感。
有一说一,同样是擅长翻唱的网红,饭思思翻唱的《女驸马》就比小潘潘强不少,至少她唱出了一些黄梅戏的味道。
慕容晓晓唱的是原版《女驸马》选段,在曲调上没有什么变化。
小潘潘魔改版则做了一些节奏上的改变,前半段“为救李郎离家园”带着节拍,多少还能让人接受。后半段“未料皇榜中状元”的曲调就垮了,直接将清亮的原调改成了软绵绵的靡靡之音。
原则上来讲,这种曲调上的魔改其实并不算太过分,但是如果把小潘潘的曲调和意境以及表演结合起来看,问题就大了去了。
《女驸马》是一个很励志很感人的爱情故事,道台之女冯素珍对自幼许配但又家道中落的爱人李兆廷不离不弃,她父亲诬陷李兆廷导致他入狱,并将冯素珍许配给宰相儿子。
冯素珍男装出逃,冒死顶替李兆廷参加会试,一举高中状元并被皇家强行招为驸马,冯素珍将真相告诉公主并感动了她......最后李兆廷和冯素珍如愿以偿喜结连理。在这个故事中,冯素珍是一位勇敢、聪慧、善良和专一的女孩,她的故事离奇、励志且感人至深,慕容晓晓的歌词中有一句“冯素珍是我学习的榜样,女驸马的故事伴我成长”。
经典《女驸马》唱段中表现的是冯素珍的正面形象,给人一种积极、乐观的印象,代表了一种对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憧憬“夫妻恩爱画好月儿圆”。
不论是马兰还是慕容晓晓,在这个唱段中的表情和演绎都是没问题的,和人物是协调合拍的。
小潘潘魔改版《女驸马》的曲调、表情和演绎结合起来之后,给人一种很怪的感觉
反正你知道她歌声里的人物肯定不是冯素珍。有网友做了一个评价一针见血:“勾栏式唱法”,说白了,就是青楼唱法,把黄梅戏唱成了“黄媚戏”。
这就是典型脱离了人物和意境的胡唱乱唱,把励志勇敢的冯素珍唱出了风尘之气,难怪央视六套都看不下去了,难怪有那么多魔改歌曲网友们偏偏追着小潘潘不放。
一开始以为小潘潘可能确实不太懂什么是黄梅戏谁又是冯素珍,她可能只是觉得《女驸马》很流行还好听才魔改的。后来发现她不管唱什么歌都是这个味儿,比如她唱《穷开心》和唱《女驸马》居然是一样的,只是换了一下歌词微调了一下节奏罢了。这说明她还不算魔改,应该叫套路口水歌,甭管什么歌都能给你唱出勾栏味儿。可能有人要问,唱歌时的意境、表情真的那么重要吗?
所以,小潘潘的这个魔改《女驸马》除了毁经典之外几乎毫无可取之处,不论是唱腔还是演绎,全都搞错了方向,被怼挨骂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慕容晓晓的歌《黄梅戏》虽然也采用了《女驸马》经典唱段,但她并没有改变唱段原貌,实际上绝大部分歌曲和戏曲结合的歌都是这样的,记得周慧敏也有流行歌里嵌入戏曲的作品,这种传统和现代结合,经典和通俗搭配的创作手法是值得提倡的创新。
对于那些说什么“没有小潘潘,谁知道黄梅戏”的网友,送一句忠告,井口太小,世界很大。而对于那些说小潘潘魔改《女驸马》是在弘扬传统文化的网友,同样不敢苟同。
魔改版黄梅戏《女驸马》为何赢得网红模仿
轻佻的调式,过于花哨的唱腔,小潘潘这首改编版“黄梅戏”,一经发出,便引起了巨大争议。一边有很多网友表示难以接受,但这则视频一边却又爆红。
其实小潘潘的改编,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戏曲,而是翻唱。她翻唱的是另外一位网络歌手慕容晓晓的歌曲《黄梅戏》。
原版《女驸马》黄梅戏选段来自同名戏曲电影,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老师领衔主演。阐述了冯素贞为救丈夫女扮男装,中考状元被招驸马的故事。
而黄梅戏本身,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且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并且它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这样的经典名篇,加之用丰富的黄梅戏演绎,宣扬女性力量,原版堪称是艺术品。
并且,该唱段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尽管名字大家相对陌生,但却是大众脑海中较为熟悉的一段旋律。
2010年,慕容晓晓在其专辑《爱情买卖》中收录了歌曲《黄梅戏》,融入了部分《女驸马》的唱段。
慕容晓晓版《黄梅戏》这首歌不仅加入的流行音乐的潮流,也尊重了传统戏曲的基本唱法,可以说是一次比较完美的创新。
小潘潘则正是翻唱了慕容晓晓版。但内容上既没有保留戏曲原味,也没有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反而听众们的直观感受却是“变了味”。
央视电影频道通过抖音平台不仅发出原版黄梅戏《女驸马》视频,还配文:“百听不厌”。疑似内涵小潘潘的翻唱版。
事件持续发酵,目前引发争议的视频已经无法观看。但先前引发的热度和舆论却难以平息,而借由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听众们对于流量与魔改的深度思考。
为什么慕容晓晓用歌曲唱《黄梅戏》广受好评,而小潘潘就被骂?
网上各种人都有,有不懂乱喷的,有动不动就上纲上线的,也有持包容的理性态度的,特别是黄梅戏专业人士。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很喜欢小潘潘的改编,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都没不知道啥是黄梅戏,客观地说她的视频也掀起了一股黄梅戏热。艺术百花齐放的时代,应该求同存异自由发展,优胜劣汰、孰是孰非,历史自会裁判。越是懂音乐、懂黄梅戏等民族传统艺术的,越懂得包容和理解。“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要创新要发展,要让那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大家都爱看,民族遗产一代一代往下传”,很多年前的这首《说唱脸谱》就已经提到了这个关键点。人家唱的只是歌曲,又没说一定是戏曲,而且用一段母子的对唱形象地展示了一个温馨的画面。唱歌的可以唱戏的旋律,唱戏的一样可以唱歌的旋律,没有任何法律或伦理道德对此有限定。科技文化如此发展的今天,还有那么多人如此无聊地乱喷,确实让人唏嘘。小潘潘的改编没有取代黄梅戏,更不会撼动黄梅戏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看看吴琼老师对此事的点评,看看黄梅戏专业人士老黎说戏的点评,看看张大年老师的点评……
再度走红的国粹:黄梅戏
最近,网红音乐人小潘潘翻唱的黄梅戏《女驸马》选段在网络上引起了一波热议。一时之间,国粹黄梅戏上了热搜,再度走红。许多专业或者非专业的选手纷纷献唱黄梅戏《女驸马》选段,那场面可谓是热闹非凡。
黄梅戏是我国著名的南方剧种,它由民间哼唱小调演变而来,历史悠久。由于黄梅戏唱腔优美动听,婉转而又灵活多变,所以一直以来深受全国老百姓的喜爱,其受欢迎程度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然而,小潘潘翻唱的《女驸马》为什么招来许多人的口诛笔伐呢?原因很简单:第一,小潘潘乱改节奏和唱法,让这一经典曲目丧失了黄梅戏本来的韵味儿;第二,小潘潘变调的时候,眉毛之间充满了勾魂摄魄的妩媚气息,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其实,《女驸马》这一曲目有它独特的故事背景:冯素贞幼时被许配给李兆廷,后因李家遭遇了变故,一贫如洗。素贞的后母嫌贫爱富,逼其退婚。素贞赠银一百两给李兆廷相助,不料反使兆廷被后母诬赖偷盗钱财而锒铛入狱。素贞无奈之下,女扮男装进京寻兄冯益民相救,但是未果,只得冒兆廷之名应试夺魁,岂料又因此被皇帝误招成为了驸马,责令她与公主择日完婚。洞房花烛之夜,素贞冒死陈词,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公主感其真心,于是为其解围。后皇帝收素贞为义女,又释放了李兆廷,并招素贞之兄也就是前科状元冯益民为新的驸马。至此,两对新人同结秦晋之好,一时之间传为绝代佳话。
由此可见,《女驸马》不单单是一段戏曲唱段,更包含了一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女驸马》热情讴歌了我国古代青年男女勇敢追求幸福自由爱情的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才是《女驸马》多年来感动人心的关键所在。像小潘潘等一众网红,只因为想把黄梅戏唱得好听就随便篡改唱法与曲风,这是千万不可以允许的。被人批评指责几句那都是小事情,糟蹋了拥有不朽价值的国粹艺术那可称得上是一个大的罪过啊。我们虽然是普通老百姓,可是作为炎黄子孙,一定要认真学习和传承国粹艺术,这样才能够挺起胸膛做个堂堂正正的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