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接单的网站

黑客怎么找,找到黑客了,你们找到黑客了没,黑客攻防,黑客系统

arch安装渗透测试工具(渗透测试 工具)

本文目录一览:

「编程工具」BlackArch Linux 2019.06.01 发布,渗透测试发行版

BlackArch Linux 发布了 2019.06.01 版本的 ISO 与 OVA 镜像。

BlackArch Linux 是一个基于 Arch Linux 的渗透测试发行版,它预装了 2100 种专用工具以用于渗透测试和计算机取证分析。

此版本更新内容如下:

arch下怎么装fcitx

一、安装

sudo pacman -S fcitx fcitx-im

默认内置pinyin和wubi输入法,如果不满意,可以另外安装需要的输入法,如fcitx-sunpinyin,citx-googlepinyin等;

安装字体:wqy-microhei,wqy-zenhei等

二、配置

工具:基于 KDE 的 kcm-fcitx, 基于 GTK+3 的 fcitx-configtool

环境变量:

1、桌面环境(KDE, GNOME, XFCE, LXDE等)通常无需配置,重新登录后就可以正常使用;

2、非桌面环境,有登录管理器的编辑~/.xprofile文件,直接startx启动的编辑~/.xinitrc,添加语句:

export GTK_IM_MODULE=fcitx

export QT_IM_MODULE=fcitx

export XMODIFIERS="@im=fcitx"

保存退出,重新登录。

在手机安装 Kali Linux

之前给大家介绍过 Kali Linux,它是一个专为网络安全人员打造的 Linux 发行版,集成了众多的渗透测试工具。

刚好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个软件叫 Linux Deploy,可以在 Android 手机上运行 Linux 发行版,而其所支持的发行版中就包括了 Kali Linux。

本着好奇和爱折腾的心,拿我的旧手机鼓捣了一下,在这里分享记录一下折腾历程。

准备工作

1.硬件

友情提示:获取 root 权限会给手机带来一定的风险,建议拿闲置的旧手机进行尝试。

这里我用的手机是 Nubia Z11 miniS,4 + 64G,骁龙 625 处理器,Android 9.0 系统,并且已获取 root 权限。

2.软件

逐一安装以上软件(软件安装包都已打包好,公众号后台回复 手机渗透 即可获取)。

需要注意的是,BusyBox Pro 安装之后需要打开软件,允许获取 root 权限。然后界面顶部可以看到一个加载进度条,等进度条加载到 100%,此时再点击下方的 安装 按钮,才算安装完成。

安装 Kali Linux

打开 Linux Deploy,允许获取 root 权限。首次打开时会显示正在更新环境,等一会儿就好。

进入软件主界面,点击左上角菜单,就是三条横线的那个。

点击后侧边弹出菜单,点击配置文件,打开配置文件界面。点击右上角加号,新建一个配置文件,名称随意,这里我写的是 Kali,点击确定。

点击刚刚新建的配置,将其选中。

返回到软件主界面,此时顶部的 linux 已经变成了 Kali,说明此时用的配置文件是刚刚新建的 Kali。

点击底部最右边的按钮,打开属性配置页面。

发行版选择 Kali,架构默认就好,一般会自动选择与你手机 cpu 相符的架构。

将源地址修改为 。这是中科大的源,安装起来会比较快。

安装类型:可以选择目录也可以选择文件,其他选项不建议尝试。

这里我选择的是目录,安装路径填写 ${ENV_DIR}/kali ,镜像大小自动分配。

如果选择的是镜像文件,安装路径填写 ${EXTERNAL_STORAGE}/kali.img ,镜像大小可以自动分配,也可以输入固定的值。如果输入固定的值,则会立马创建一个固定大小的镜像文件,推荐使用自动分配。

滑动到下面,设置用户名密码。

继续滑到底部。勾选启用 ssh 服务,用于远程连接。勾选启用图形环境,用于远程桌面连接。

返回到软件主界面,点击右上角菜单,弹出菜单栏,点击安装。

正在安装中。。。喝口水等一会儿。

大约需要 7 - 8 分钟,当出现 deploy 时代表已经安装完成。如下图。

然后就可以启动系统了。

点击左下方启动按钮。出现 Starting extra/ssh ... done 代表成功启动 ssh 服务。出现 Starting graphics/vnc ... done ,代表成功启动 VNC 图形界面服务。

至此,整个系统也就算是安装成功了。如下图。

若 ssh 出现 failed 之类的,说明系统启动失败,可能是选择的架构不对,可选择其他架构重新安装尝试。

如果不知道自己手机的 CPU 架构,可以使用 CPU-Z 查看。CPU-Z 安装包我也一并打包了。

我的是 aarch64,对应为 arm64。x86 对应为 i386,x64 对应为 amd64。arm 对应 armel 或 armhf ,可以自行尝试。

使用 ssh 登录系统

打开 Juice SSH,点击管理连接。点击右下角加号,新增一个连接,输入地址以及认证信息。

地址输入 127.0.0.1 ,认证选择新建。

新建认证。

输入之前在 Linux Deploy 设置的账号密码。

一路点击右上角保存。

此时界面已经可以看到刚刚新建的连接,点击即可连接。

成功连接 Kali Linux。

使用电脑进行连接。

一样连接成功。

连接 vnc 图形界面环境

打开 VNC Viewer,右下角加号按钮,新建一个连接,输入地址 127.0.0.1 ,名称任意,点击 CREATE。

创建好后,点击进行连接。

弹出一个警告,点击右上角 OK 即可。关闭下方的 Warn me every time ,下次就不会有警告了。

要求输入密码,密码就是前面在 Linux Deploy 设置的密码。

连接成功!熟悉的 Kali Linux 壁纸!

将手机横屏,全屏显示。

看起来舒服多了。(我的手机横屏有点问题,所以装了一个强制横屏软件,才成功横屏,软件也在上面一并打包了,需要可以自取)

使用电脑 VNC Viewer 连接。

很清晰,而且居然不算太卡。

至此,我就拥有了一部可以用来做渗透测试的 Android 手机了,还是蛮不错的。

以上就是完整的安装过程了,如果你也喜欢折腾,并且刚好有一部旧手机,不妨动手尝试一下。

安装arch

安装前准备的工具

开始安装

设置好虚拟机后,开机进入arch的安装界面。

选择第一项,启动iso光盘里的arch系统。

登录光盘系统

安装准备

根据arch官方 安装指南 ,加上自己的实验过程。

验证启动模式

如果 UEFI 模式已经启用, Archiso 将会使用 systemd-boot 来 启动 Arch Linux . 如果你要验证启动模式, 可以尝试列出 efivars 目录:(非必要步骤)

# ls /sys/firmware/efi/efivars

有一个报错,但不影响安装。这个报错说没有找到 efivars 文件,说明我的虚拟机没有开启 UEFI 模式,更具体的,请查看官方帮助文档,百度,google。( 学会查找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

键盘布局

控制台键盘布局 默认为us(美式键盘映射)。如果您正在使用非 美式 键盘布局,通过以下的命令选择相应的键盘映射表:(非必要步骤,我们的键盘一般都是美式的)

把 layout 替换为你的键盘布局,如fr,uk,dvorak或be-latin1。 这里 有国家的二位字母编码表。使用命令

列出所有可用的键盘布局。 Console fonts 位于 /usr/share/kbd/consolefonts/, 设置方式请参考 setfont(8) .

连接到因特网

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后面有许多软件的安装必须要连接到网络。

守护进程 dhcpcd 已被默认 启用 来探测 有线 设备, 并会尝试连接。如需验证网络是否正常, 可以使用 ping :

更新系统时间

用 systemd-timesyncd 确保系统时间是正确的:

用 timedatectl status 检查服务状态.详情阅读 Time (简体中文) .

建立硬盘分区

磁盘若被系统识别到,就会被分配为一个 块设备 ,如 /dev/sda 。识别这些设备,使用 lsblk 或 fdisk 。输出中以rom, loop 或 airoot 结尾的可以被忽略。

对于一个选定的设备,以下的 分区 是必须要有的:

如需修改 分区表 ,使用 fdisk 或 parted . 查看 Partitioning (简体中文) 以获得更多详情.

如果需要需要创建多级存储例如 LVM 、 LUKS 或 RAID ,请在此时完成。

使用 fdisk 工具进行分区

fdisk 后面跟你需要进行分区的设备名:

关于fdisk选项的一些说明:

分区前先规划好每个分区的大小,比如我规划的分区:

其他的,像 /home,/usr,/var 等分区在有需要的时候再添加新的硬盘来给分区,这样 /home 分区的资料等不会因系统坏了而丢失,而且还可以把硬盘拿到其他电脑上挂载使用。

这里,我们选主分区 p

这样我们的分区工作就结束了。

格式化分区

当分区配置好了, 这些分区应立即被格式化并使用一个合适的 文件系统 . 例如,如果你想将/dev/ sda1 格式化成 ext4 , 使用这个命令:

分区格式化的工作就结束了。

详情参见 文件系统 和 swap (简体中文) 。

挂载分区

首先将根分区 挂载 到 /mnt 目录,例如:

如果使用多个分区,还需要为其他分区创建目录并挂载它们(/mnt/boot、/mnt/home、……)。

因为我没有分 /home 分区,所以就不用为 /home 分区建立挂载点。

如果你有 swap (简体中文) 分区,你还应该使用 swapon(8) 激活分区。当此步骤完成,genfstab 才能自动检测到它们。

选择镜像

编辑 /etc/pacman.d/mirrorlist,选择您的首选 mirror . 这个 mirror 列表也将通过 pacstrap 被复制并保存在到系统中,所以请确保设置正确。

打开 mirrorlist 文件可以看到,里面已经配置好了一些镜像源地址。

我们根据它的样式,把我自己找到的国内镜像源添加上去:

接下来就是编辑 /etc/pacman.d/mirrorlist 文件了。网上那个注释掉所有行,不会操作,没关系,可以新建一个 mirrorlist 文件,再在里面添加源地址。

用 vim 的话,进入 vim 后,先敲一下 Esc 键,再敲 i 就可以进行输入了。写完后,敲一下 Esc 键,再 shift+:

输入 wq 保存退出。

建议用 nano 更适合新手,(如我)

安装基本系统

有些需要额外安装,例如 btrfs-progs 。 packages.both 页面包含了它们的差异。

使用 -i 选项时会在实际安装前进行确认。此章节会给您安装好最基本的 Arch 系统,其它软件以后会用 pacman (简体中文) 安装得到。第一个 initramfs 会在新系统的启动路径生成和安装,请确保 == Image creation successful.

(好吧,这个没有图, 是第31个图,难道只能上传30个图?。要不在写一篇文章。! 那下一篇见 )

下一篇应该从 配置系统 开始。

感谢阅读。

关于archlinux的安装

简要:

Linux发行版数不胜数,本贴详述硬盘安装(比如你的计算机只有windows系统) archlinux-0.8 (以下均以arch代称)。旨在让更多人接触arch,进而了解,到使用 arch。 庆幸的是,正式要写这个教程的时候代号为 Voodoo 的 archlinux-0.8 已经发布,如你有安装,你会发现,可人的 arch 安装越来越简单了。 0.8之前要硬盘安装 arch 不得不从网上苦苦搜寻支持 ntfs 格式的内核环境,支持 fat 格式的还没有!!令人兴奋的是 0.8 iso里自带的内核环境已经支持 fat 分区了。

注:本贴表格内容均只作参考,因人而异

硬盘安装 arch 条件:

安装arch的空闲分区

arch 基本安装包() ,本贴以 base-0.8-20061218-i686.iso 为例。

矮人dos工具箱4.2 (推荐使用此工作,从你的硬盘分出空闲分区,引导 arch 安装,一举两得)

一、安装前准备

安装 矮人 dos 工具箱4.2

下载好 base 包之后,将包内 boot 文件 夹中 vmlinuz, initrd.img 两个文件解压出来,丢到某个分区的根目录就行,写引导的时候也方便些。

到windows系统 C 盘 boot目录下的grub目录,修改 menu.lst,添加如下内容并保存:

title archinstall

kernel (hd0,4)/arch/vmlinuz

initrd (hd0,4)/arch/initrd.img

到这里准备工作完成,重启计算机,进入安装。

二、arch 安装过程

重启计算机后,到操作系统列表时,选 矮人 dos 工具箱,接着选 archinstall 这一项,开始安装。待屏幕不再有大片的英文字母滚动,我们拥有临时终端的控制权后,做如下操作:

创建一个临时目录,用来挂载 iso 所在 fat 分区:mkdir archiso

挂载 iso 所在分区到新创建目录:mount /dev/hda4 archiso

挂载 iso 文件到 /src 目录:mount archiso/arch*0.8*.iso /src -o loop -t iso9660

开始安装 arch:/arch/setup

安装源的选择( Please select an installation soruce) 选 CD-ROM

分 区操作:出现主目录( MAIN MENU) 后,选 Prepare Hard Drive,接下来的目录中选择 Partition Hard Drives 进入 cfdisk 2.12 分区工具操作界面。“上下”键将高亮条移动到你所分出的空闲分区。“左右”键,选操作动作:new为新建分区,write为将新建分区写入硬盘分区表,分区操作完成后. Quit为退出 cfdisk. 回车结束分区操作,回到上级目录。(分区提示:至少两个分区,一个用来挂载 "/",一个作为 swap 交换分区。)

设置挂载点:选择 Set Filesystem Mountpoints ,根所文字提示 Select the patition to use as (swap,/,.....),正确选择相应的挂载分区。当出现 Patitions were successfully mounted 的时候,挂载完成。

安装包选择:回到主目录,选择 Select Packages ,一路回车(因为,我们安装的是base包,对于我们新手来说没什么选择的余地)到回到主目录。

安装软件包:主目录下选择 Install Packages 进得安装。

内核安装 (一路回车,略)

启动管理器安装(个人爱好,推荐grub你刚刚用到的 dos 工具箱 就是 grub引导),安装到 /dev/hda。

到这里修改配置文件/etc/rc.conf

1.找到 TIMEZONE="....."改为:

TIMEZONE=Asia/Shanghai (以免引起 windows 时钟改变)

2.如你在windows下网络配置使用 "自动获取IP"

则找到 eth0="......" 改为:eth0="dhcp"

3.如你在windows下网络配置自己填写ip

则找到 eth0="......"只将 192.168.0.2 改为你的内网ip,并

找到 gateway="default gw 192.168.1.1"

ROUTES=(!gateway)

改为gateway="default gw 192.168.0.1(这里是你的网关)"

ROUTES=(gateway)

并修改 /etc/resolv.conf,添加服务商给你的 DNS,形如:

nameserver 202.99.192.66

注:使用 vi 就可以方便的修改这些文件,使用方法略。

修改 /boot/grub/menu.lst 添加如下代码装windows添加到 grub 引导列表中:

title windows 2000

root (hd0,0)

chainloader +1

boot

到此,基本系统安装完成。

Archer 昂乐制作

Linux 群: 24406485 Linux-Go! Arch

参考资料:

  • 评论列表:
  •  可难野
     发布于 2023-03-01 16:42:59  回复该评论
  • 备的工具 开始安装 设置好虚拟机后,开机进入arch的安装界面。 选择第一项,启动iso光盘里的arch系统。 登录光盘系统 安装准备 根据arch官方 安装指南 ,加上自己的实验过程。 验证启动模式 如果 UEFI 模式已经启用, Archiso 将会使用
  •  辙弃柠木
     发布于 2023-03-01 17:41:16  回复该评论
  • -microhei,wqy-zenhei等二、配置工具:基于 KDE 的 kcm-fcitx, 基于 GTK+3 的 fcitx-configtool环境变量:1、桌面环境(KDE, GNOME, XFCE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